首页

邕娘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11:08:18 作者:在“稳企业”中积聚信心和力量 浏览量:84437

  新华社经济随笔:在“稳企业”中积聚信心和力量

 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:新华社经济随笔:在“稳企业”中积聚信心和力量

 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、刘慧

  不久前,一位家具生产企业负责人与记者分享了发展的喜忧事:受外部环境影响,企业仓库一度积压了近千万元产品,订单无果,资金链告急。一筹莫展之际,一笔来自银行的纾困贷款让企业绝处逢生。

  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,当前“稳企业”政策正在落地显效。这位负责人的话很形象:“这场‘及时雨’,不仅让我们喘了口气,还有机会深呼吸,有余力为下一步发展和开拓新市场做规划。”

  经济的韧性,从来都是千千万万经营主体在应对压力挑战中共同写就的答卷。稳住了企业,就业才有支撑,市场才有动力,民生才有依托,预期才能稳定。

  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“着力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”。“稳企业”,在“四稳”中居于重要位置。

  企业稳则经济稳,企业活则经济活。“稳企业”稳的是什么?是亿万经营主体的信心,是中国经济在风雨中坚定前行的底气。

  当前,一些企业经营遇困,订单承压、资金吃紧,甚至处在存亡边缘。关键时刻的政策助力,能发挥“加油站”“充电桩”和“减震器”作用,护航企业更好渡过难关。

  梳理近期以来的重要政策举措,“稳企业”的信号更加鲜明——在稳岗返还、保障融资等方面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;通过降准降息和“精准滴灌”,企业能享受低成本资金和定向输血等利好;发布若干措施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……

  “稳企业”,既要解眼前之困,更要固发展之基,强壮企业筋骨和体魄,助其实现“自我造血”能力,培育穿越风雨的韧性和能力。

  浙江宁波一家汽车模具压铸企业的故事让记者印象深刻。在外部冲击和转型压力下,企业抓住强链补链政策契机,从独立开发产品到带动周边配套企业共享订单、共担风险,实现链式发展。更多这样的“手拉手”,让当地汽配产业有了更强实力。

  细观当前一系列政策,能发现更多深意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,让企业“多条腿走路”,更好抵御市场波动;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持续激发企业活力;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,用耐心资本服务企业创新发展……这些政策的实施,更加有利于惠企、利企、强企。

  实现更高水平、更长周期的“稳”,还要持续打造良好生态,让阳光、雨露、空气和水润泽到广大经营主体。

  身处千行百业的企业,有“大块头”,也有小商户,有共同期待,也有各自艰辛,守着希望和责任,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辛勤耕耘。

  这是“稳企业”更深刻的治理逻辑:厚植发展土壤,牢固经济根系,让参天大树和灌木树丛共生共荣,进而长成高质量发展的繁茂森林。

  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,让要素资源流动更顺畅;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再“瘦身”,让企业可进的领域更多;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,以法治手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、更可预期的环境……当前,一系列真招实策推动优化营商环境,旨在让企业更加如鱼得水。

  政策的温度体现在服务的细节里。有的地方打造线上“政策超市”,用不同颜色标识提醒企业惠企政策申报时限、奖励金额,还能为企业“自动匹配”。从“企业找政策”转向“政策找企业”,就是要让企业不仅知晓政策,也能用好政策。

  政策有支持,企业有行动。

  近期对企业的采访中,记者看到、听到不少故事:遭遇订单下滑,努力开辟多元市场,杀出一条新路;面对行业内卷,深耕细分领域锻造“新绝活”……许多企业主动作为、迎难而上,在创新发展中奋力突围的韧劲让人动容。

  一组更长周期的数据令人感佩:2018年,A股上市公司出口收入4.9万亿元,2024年9.4万亿元,风雨不断的六年里增长92%,将近一倍。跃动的数字,是政策温度与企业韧性的交响共鸣。

  每一家向上生长的企业都承载着中国经济的生机,每一名努力拼搏的企业家都值得尊重和珍惜。落实“稳”的举措,干出“稳”的成效,营造“稳”的预期,亿万经营主体健康发展、茁壮成长,中国经济的未来必然更加光明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(四川)—巴西经贸文化推介交流会在圣保罗举行

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国,感受中国,并向世界真挚地讲述中国故事。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:今年1—7月份,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725.4万人次,同比增长129.9%。签发口岸签证84.6万证次,同比上升182.9%,带火了我国入境游市场。预计可以直接拉动消费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。

工业老厂房变“文旅新标杆” 湖南建湘工业遗产重焕生机

与过往存在收费乱象的产品相比,微短剧对这类用户的收割情况更甚。因为,微短剧刺激情绪的内容创作特征,决定了其内容本身就营造了一个情绪营销陷阱。

中新教育|聚焦家庭教育热点话题 政产学研界共话未来发展

G8388次列车是首列跨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环形高铁列车,享有“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”的美誉。它串联起上海、南京、合肥、杭州等长三角中心、副中心城市,将黄山、九华山、西湖等著名景点串珠成链。

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

张云志介绍说,祁连山、河湟谷地既是甘青两省的生态命脉,也是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。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,承载了青海60%的人口、52%的耕地和70%的粮食产量,且每年向黄河供水40多亿立方米,在甘肃汇入黄河后,为流域内两省的农业、畜牧、旅游等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与环境支撑。

青海推进积石山地震震区红崖山高边坡应急治理

2024年,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,广东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%,这意味着,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4万亿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